人民日报力荐!在蟳埔,每个女孩的头上,好像都盛开着一个春天~
蟳埔簪花
春常在
陈冬梅
《 人民日报 》
( 2024年11月11日 第 20 版)
闽南大地的蔚蓝海岸,轻拥着一个古老的渔村——泉州蟳埔。风,从海的那头吹来,带着潮水的咸涩,也带来了花的香气。蟳埔簪花,如同一首深远绵长的曲调,在岁月的长河中低吟浅唱,流传了千年,至今依然动人心弦。
作为泉州人,我时常满怀喜悦地带着外地朋友踏足这片土地,一同探寻蟳埔簪花那令人沉醉的魅力。
簪花,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审美情趣。从先秦的质朴花束,到汉代的彩线穿花,再到唐代的《簪花仕女图》,簪花文化不断演变,越发丰富。文人墨客更以诗寄情,留下大量赞美簪花的佳句。历史上的风华,在蟳埔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延续和发扬。
翻开蟳埔的史志,可以发现,它坐落于东方大港古刺桐港的重要位置,曾是无数远洋商船通往世界的始发地。闽越文化遗存及海洋商贸共同织就了蟳埔的多元文化交融。在这里,人们以海为生,以花为簪。女孩十一二岁开始将秀发盘成海螺圆髻,以各色花朵点缀,用发簪穿插固定,整个头上仿佛绽放着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园,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簪花围。
簪花围不仅装点蟳埔女子的容颜,更承载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簪花围始终贯穿着蟳埔人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重要时刻。在蟳埔,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妈祖生日和九月初九妈祖祭日,都会举行隆重的活动。全村男女老少组成“巡香”队伍。蟳埔女子头戴精心准备的簪花围,身着五彩缤纷的大裾衫,组成花鼓队、花篮队、花灯队参与其中。花,不仅是她们的外在装饰,更是她们内在心灵的显现。早在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漫步在蟳埔的街巷中,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轻轻拂过脸庞,耳畔传来关于这片海的传说和故事。驻足码头,望着那广阔无垠的海域,波光粼粼的大海仿佛是天空的一面镜子,映照着蟳埔人的生活和梦想。“快看!”顺着朋友的赞叹声望向不远处的滩涂,一个蟳埔女子正在簪花。她先是屈身用海水洗净双手,然后起身在衣摆处擦干,再侧弯着腰在渔网边掏出一朵美丽的花,双手合十,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将花儿插到发簪上。海水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与簪花围上的花朵相互辉映。那一刻,我不禁想,簪花,是否也是蟳埔女与大海对话的一种方式?她们簪在头顶的,是花,而簪在血脉里的,是对自然的敬畏。
今天的蟳埔,簪花人早已不只有蟳埔女,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这个小渔村观光,人们都想在这里簪一次花,感受簪花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魅力。这两年我带着朋友去蟳埔,几乎没有人会错过簪花。而在“满街皆是簪花人”中,人们又欣喜地看到新老簪花技艺的碰撞、融合。阿嬷们用满是裂痕与厚茧的双手传承着正统的簪花技艺;年轻的姑娘们则以独特的构思与新潮的造型,为簪花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妆造完毕后,游走于牡蛎壳垒成的蚝壳厝之间,会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仿佛回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岁月。历史上,海上贸易的商船返程时留下的压舱物——蚝壳,被村民们用来建成蚝壳厝。这种建筑物墙体坚固耐用,成为村民们的居住场所。今天的蟳埔仍可见蚝壳厝。
在蟳埔街边,还常见头戴簪花围的蟳埔阿姨挖海蛎的场景。她们用手中的小铲轻轻撬开海蛎壳,取出肉质饱满的海蛎,动作中透着熟练与从容。每次到蟳埔,我都会买上一点现挖的海蛎,拿到熟悉的店里请厨师现炒一盘海蛎煎。锅中,海蛎、生粉、蒜苗翻滚,发出“嗞嗞嗞”的爆响声。10分钟左右,一盘香喷喷的海蛎煎就做好了。配上红艳艳的闽南辣酱,入口,舌尖绽放着丰富的滋味。
海风阵阵,古厝静立,斑驳的墙面上似乎还遗留着岁月的痕迹。然而头顶上那一座座“流动的花园”,让这个古老的渔村焕发着别样的蓬勃生机。
在蟳埔,每个女孩的头上,好像都盛开着一个春天。